諸城超然臺
超然臺是諸城著名文化古跡。原系北魏時所建的城墻土臺,北宋熙寧八年(1075年)著名文學家蘇軾知密州(治所在今諸城)時擴建,作為登高遠望、飲酒賦詩之所。其弟蘇轍深知兄長仕途不順、親情遠隔的處境,引老子“雖有榮觀,燕處超然”文意,賦名“超然臺”,以示無往不樂、超脫凡世之意。蘇軾深愛此臺,親筆題寫“超然臺”三個大字,并作《超然臺記》,以志其事。政務之余,蘇軾常與僚屬友人在此遠眺酬唱,形成了“游于物外”、“無往而不樂”的超然思想,創作了《超然臺記》、《水調歌頭·明月幾時有》、《雪后書北臺壁二首》、《望江南·超然臺作》等大量名篇。超然臺成為東坡在密州的主要精神家園和文化活動場所。
超然臺從北宋起即名聲大噪,司馬光、蘇轍、文同、張耒、李清臣等朝野碩儒名臣圍繞超然臺酬唱附和,形成為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文化思潮和社會思潮。其后,元明清三代多次重修超然臺,慕名登臺憑吊者甚多,留下大量碑刻、字畫、建筑等文化遺產,真閭、黃武、張瑤、羅廷璋、張師赤、汪封渭等地方政治文化名流為超然文化的延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。1948年超然臺不幸毀于戰火,存在延續870多年。為弘揚民族文化,挖掘研究超然文化,2007年諸城市市委、市政府決定重建超然臺。2010年1月,超然臺(暨蘇軾紀念館)正式落成并免費對外開放。